棒球知识小课堂 | 不死三振:一条怪异棒球规则的前世今生

2024-01-12 | 浏览 : 158

在棒球比赛中人们有时会看到一种怪异的局面:明明打者已经三击不中了,就因为捕手没有接住第3颗好球,打者还可以试图上一垒。入门级击球员往往反应茫然,在众人怒吼的催促中跑一垒,而入门级捕手反应也很可能慢半拍,忘了立刻去传球封杀或持球触杀。

 

规则

 

这就是棒球中的“不死三振”的规则,一个区分入门球迷和进阶球迷的重要知识点:

 

一个击球员变成击跑员的情况之一是3颗好球没有被接住,并且,一垒无人,如果一垒有人必须2出局时才有效。

 

规则之所以强调要一垒无人,就是为了防止在一垒有人的情况下,捕手故意不接住,而击球员必须跑,就形成了一、二垒双杀局面。如果已经2出局,就不需要故意造双杀了。

 

规则读起来不明觉厉,难道三击不中出局不是棒球场上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确实不死三振如果发生大多数时候对比赛进程没什么影响。一般情况下捕手即使没有接住,也会挡住球在身前(毕竟是颗好球或者非常像好球,不是明显爆投,不会出现大失误),击球员一般不会拼命跑一垒,反而是慢悠悠回休息区,捕手例行公事地拿起球触杀他一下。只有球距离捕手有个几米,击球员才会煞有介事地跑上几步,等着捕手将他轻松封杀在一垒。

 

名场面

 

当然业余比赛或者青少年赛事执行“不死三振”对攻守双方多少是个考验,是否立即反应过来应该干什么,垒道有跑垒员时捕手和一垒手传接配合能否有效执行,都有不确定性。“不死三振”很大程度上能左右一场比赛的胜负。


 大谷翔平在不死三振局面下上垒成功

 

职业比赛的名场面发生在1941年道奇队和扬基队争夺世界大赛冠军时,9局下半两出局道奇队4:3领先。扬基队Tommy Henrich第三击没有打中,但道奇队捕手Mickey Owen漏接了,Tommy Henrich安全上了一垒。自此死里逃生的扬基队转运开挂,连拿4分,7:4赢得比赛,系列赛大比分3:1。接着再赢一场拿到了总冠军。


 

左右比赛的不死三振上了新闻头条


即使过了64年Mickey Owen去世,媒体的标题还是把这个漏接和他的职业生涯联系在一起。


 


起初

 

会有人产生一些疑问,这样的规定目的就是惩罚投手的爆投或者是捕手的失误,但击球员不也没有打到吗,为什么此时要偏进攻方呢。一好球或两好球时为什么不惩罚呢?

 

事实上,早期的棒球规则,不死三振和三振出局扮演几乎同样的角色,不死三振戏份甚至更重。只是随着棒球运动和规则的变迁,后者逐渐占据投打对决舞台的中央,而前者则逐渐被边缘化而成为了棒球历史的遗迹。

 

1796年,德国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出版了一本书《青少年身心锻炼与活动的游戏》,其中有《英国的棒球》一章,详细记录了一种棒球的早期开展形式。两支同样人数的球队,每局比赛两队轮流进行打击和防守。防守方的一名球员向击球员抛球,而击球员则努力去打到球。击球员一旦打到球,他就要开始跑垒。垒位就像是安全岛,跑一圈垒就得1分。而防守方就是试图让跑垒员出局。

 

原始的棒球形式和现在最大的不同是只有挥棒落空才算1击或1好球,不挥棒判好球还要再等上至少50-60年。另外还有不同是没有三振或者现代意义上的凭投球让击球员出局一说。这本书记录的形式是投手就站在击球员很近的地方抛球,大概也就是4-5步远的样子,下手抛球抛出弧线。看上去非常像现在国内教练抛球的比赛形式。

 

那时的比赛抛出球没有好坏球,投手也没有要求必须抛到特定的好球区,击球员也不需要每个球都非打不可。比赛规则更没有鼓励投手故意抛得很刁钻,或者击球员明明能打的球就是不打。

 

如果比赛中出现投手抛球能力比较弱,那么防守球队可以更换一名投手。但如果击球员老是打不到球,总不能更换击球员,因为全队要轮流击球的。所以为避免比赛卡壳,规则规定的是每位球员有3次击球的机会,第3次击球无论是打出去了还是没有打到,都要跑垒,然后防守方就可以开始传球,比赛就进行下去了。这个时候3击没打到球就相当于打到球一样

 

看得出来,棒球游戏初衷就是为了鼓励参与,即使击球能力非常弱的球员,不是挥三棒不中就下场被简单地否定,而是也能体验跑垒的乐趣,并且防守方也被调动起来去处理局面去进行触杀或传杀配合。因为投手离得很近,投球也是近抛的形式,投手或任何其他防守队员也比较容易捡起漏打的球来传球让打者出局。所以击球不好的击球员不会因此占很多便宜。

 

击球员第三击跑垒当然可能会在一垒出局或安全,这就是现代棒球不死三振的雏形。很明显,从最初的定义来看不死三振比三振出局资格要老很多,而且是植根在棒球这种游戏的应有之义中的。

 

演变

 

1845年荷兰裔的纽约人成立棒球俱乐部,开始举行较为正式的棒球比赛,一些早期的规则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比如投手从击球员身边的抛球位置改变到场地中间位置,这样距离更远,客观上没有办法弧线抛球,必须投出相对直线的路径。这样的形式需要有更专职的捕手在没有击球的时候挡住或接住球。这个阶段新增规则是击出的球如果被直接接住或弹一下接住都算出局。

 

相关不死三振的规则是如果挥棒落空3次并且最后一个落空的球被接住,击球员出局,如果最后一个落空球没有被接住,击球员可以跑一垒。这个规则仍然沿用了最初的逻辑框架,只是为了适应新增的直接和一弹球接杀的规则。也就是说第三击挥空被接住,无论是直接接住还是一弹接住,击球员出局,如同击球员没有挥空而击出界内球被接杀一样;第三击挥空没有被接住,击球员当然可以跑,如同击球员击球防守方没有接到一样。沿用了最初棒球规则最后一击击中和没击中相同处理的逻辑原则

 

即使增加了接杀,事实上因为起初投球接球技术都不太好,投手经常爆投,捕手也没有护具,手套也不太好用,所以第三击漏接也是家常便饭,击球员有很大机会上垒。

 

棒球发展到1879-1885期间,界内球的一弹球不再算接杀,但界外球一弹球接住仍然算接杀。因为捕手站在界外,经常会接一弹球接杀打者。后来随着捕手有了护具,逐渐采用蹲式靠近垒垫,界外一弹球大多数开始由一垒手或三垒手处理(最开始的时候捕手防守站在离本垒板很远的后面)。

 

如果沿用不死三振最初的逻辑,第三击没有接住相当于击出界内好球后的进行。但此时的近似处理逻辑就有所不完美了:因为正常击出界内球必须被直接接住击球员才出局,而界外球一弹球也算接杀。第三击不中可以在界外接一弹,已经不能等同于处理界内球了。

 

不死三振因为受到接杀规则变化的影响,已经逐渐脱离原先的一致逻辑,第三击不中不再完全等同于击出界内好球。既然逻辑上不再需要追求完美,随着比赛竞争激烈程度提高,第三击不中大概率人们预期这名击球员是要出局的,没有什么值得抱怨或可惜的,而捕手如果漏接紧接着击球员上一垒只是这种预期的一种意外情形而已。


 


而如果规定捕手反弹球接住第三击不中的球不算直接接杀,击球员要跑的话,这似乎对击球员有利,但也给了防守方有意造这样的局面,就是在一垒有人时,快速一弹球接住直接造双杀。

 

这样规定也能练就捕手一些技艺,比如捕手能接但故意漏接但又能控制球掉落的点,再捡起球进行双杀甚至三杀,或者投捕手远距离配合让击球员打不到第三颗球造成局面发生。

 

遗迹

 

1879年至1885年期间,界外反弹球接杀历经取消、恢复、又取消,终于退出了棒球规则。相应地不死三振规则也做了一致性调整。规则写道:当裁判判定三好球,击球员变为跑垒员(至此非常像最初的棒球规则,但是),当第三颗好球被防守方短暂接住,此跑垒员出局。

 

如此简洁优雅的条文并没有保持多长时间,还需要补充规定不让捕手有意掉球来获益。反向激励捕手第三击有意掉球和内野腾空球防守方有意掉球逻辑是一样的,防守方总是要通过尽全力地精彩的接球防守来推进比赛。如果不加限制,在某些局面下,漏接反而更有利,跑垒员就不知道该不该跑了,因为跑垒则可能被双杀。

 

第三击有意漏球和内野腾空有意漏球在很长时间确实是防守方拿捏进攻方的表演时刻,人们也乐得其见,因为实行起来确实有难度。但随着防守装备的提升和技术的提升,有意漏接违背体育尽力而为的公平性的议论日渐分错。

 

1895年,内野腾空球在两出局前一二垒有人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判击球员直接出局。三振不死则在更早的1887年大体变成现在的样子,一垒有人的情况下就取消了三振不死以防止廉价的双杀,除非已经是两出局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防守方没有动力还去搞双杀)。

 

事实上内野腾空球的判罚有些时候是有争议的。2012年勇士队和红雀队在外卡淘汰赛中相遇,勇士队Andrelton Simmons击出一记左外野近处游击手和左外野手之间的不太有力的高飞球,此时一二垒有人。裁判判罚击球员出局。争议来自:这个球算内野腾空球,还是配合失误,还是根本就是外野高飞球了。内野腾空球得是防守方通过正常努力能接住的球才算,但这种判断依赖于裁判的主观。


 这个内野腾空球判罚颇具争议


好在不死三振局面虽然对不熟悉棒球的人初看不太好理解,但规则是明确的,规则的应用时机和判罚标准是客观的,不容易引起争议。捕手是喜欢不死三振的,因为它算是白送让助杀数据好看一些。

 

思考

 

从最初一条鼓励青少年参与的游戏规则出发,不死三振作为初心一直在棒球形成早期顽强地存在。在接杀规则引入和反弹接杀规则的引入和取消中,不死三振规则的存在逻辑出现破溃。随着投打对决的烈度的提高,这个初心逐渐被竞技追求所淹没。现在看不死三振就像是一个远古棒球的遗迹,一个稍微抬高一下棒球参与者门槛的谈资。不死三振在现代棒球还有容身之处吗?可能已经没有多少人关心了。同样也不一定有人去费心思去取消它,因为也没有特别的契机和理由去那样做。

 

如果人们还能想起不死三振曾是比三振出局还要重要的一条规则,如果人们还能想起棒球发明之初是纯粹为了鼓励孩子参与并带来身心健康的游戏,如果人们还能想起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原则是重在参与,可能你对如何平衡运动的竞技性“进化”和作为体育教育手段会有更多的思考。

 



微信扫码关注我们
蓝鲸棒垒球

2023 © 山东蓝鲸棒垒球俱乐部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3019891号